jparallax

link error
link error
link error

Wednesday, July 7, 2010

嚼嚼嚼…喔原來是嚴爵


時間: 7/8 凌晨1點,我正在等德西大戰開打

狀態: 聽完最近當紅新人:嚴爵的新專輯

心得: 雖然詞曲很有新意,歌喉還是很重要的…聽完就會發現林宥嘉真是厲害 XD

完畢,德國加油油油油油油....zzZzzZzzzZZzzz

Monday, June 21, 2010

ER6n騎後感

這次回台儼然變成了試車之旅:租完DRZ400SM之後相隔幾天,又手癢跑去租了ER6n來試試。這正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,來看看一台大家都說好玩但排氣量、馬力不足的滑胎車,究竟能否擊敗正規、市場反應佳的中排量雙缸街車。心得如下:


  • ER6車體大小是出了名的小,實際騎乘上只比VTR250略寬,腿部空間不足。車重則是遠比VTR、DRZ重得多,牽車當然吃力,低速急彎也需要靠身體的移動來輔助。
  • 引擎特性和偏低轉速,市區及106縣道上大多時候4000rpm已經足夠使用。然而這車出租車的引擎疑似保養不良,6500rpm會稍微卡住,而且感覺上引擎不想爬到更高的轉速,震動也略大。扭力從怠速開始就很充足,而且比單缸DRZ順暢許多,但供油系統與改化油器的DRZ相比非常保守,好聽點是易於操縱,但暴力感不如DRZ。此外這台車開油門時偶爾有慢半拍的情形,推測也是引擎保養不佳。
  • 懸吊:一言以蔽之,很爛。在環東高架道上(騎機車上高架道,喔耶!),時速80左右的情形下,車體實在說不上穩。ER6本身的車重及寬胎的確對直線穩定性有幫助,但原廠前叉硬彈簧+軟阻尼的搭配,只要遇上坑洞車身就會晃動。在連接106的109縣道上,連續的上坡、下坡急彎,前叉不安定的情形完全顯露出來,別說是和DRZ相比,我自己改裝的VTR懸吊都比ER6穩(當然ER6畢竟是租來的車,我不敢把它推到極限,不然馬力優勢還是大很多的)。一直到106後段的高速彎,ER6才比較能發揮它的馬力。
  • 其它的地方:引擎很熱、風扇一直轉,不過雙載很輕鬆,遠比DRZ好太多了


總之,對我而言ER6是一台買來就得改懸吊的車,不然稍差的路面上很難發揮它的馬力。此外,雙載、通勤應該都不錯,特別是高速公路多的美國,這台車絕對比單缸車適合中、長途的移動。但論娛樂性的話,ER6真的是差DRZ一截。

Friday, June 18, 2010

DRZ400SM騎後感

趁著在台灣最後幾天天氣轉好,我跑去租了一台DRZ400SM騎騎,也許還可以做為之後在美國買機車的參考。

上次租DRZ應該是1、2年前的事情了,就是在那次之後我才發現滑胎車的好玩之處,同時也了解到卡匣式(cartridge)前叉性能比一般的阻尼棒(damping rod)前叉好上一大截,也因此展開了一場升級VTR250懸吊的戰役(雖然後來付出了慘痛的學費...)。如今,VTR的懸吊設定已經告一段落,利用這次租車的機會,正好可以來驗收一下成果。

目前VTR的懸吊設定如下:

前叉:

  • 彈簧: Traxxion 0.7kg/mm
  • 油: Maxima 20號
  • 預載: 17mm
  • 降三角台: 12mm
  • Racetech Cartridge Emulator: 64lb彈簧,預載1.75圈


後避震器:

  • 本體: CBR600F4i,壓縮1圈,回彈1.5圈
  • 彈簧: CBR900RR彈簧,推測硬度是840lb,預載12mm


這樣的設定是前硬後軟的設定: 前叉的部分在爛路上還是會跳跳跳,不過考量到目前的彈簧遠比原廠硬(推測原廠的硬度是0.5~0.6kg/mm之間),表現已經可以接受,cartridge emulator確實發揮了該有的作用。但相較之下,後避震器就明顯偏軟,主要原因應該是CBR600F4i的後避震在高速壓縮阻尼上比VTR小太多; 即使已經把低速阻尼調大、換上比原廠還硬的彈簧,雙載過坑洞時還是偶爾有軟掉的情形。不過,這次騎完DRZ之後,確認了這樣的設定的確有拉近兩台車之間的距離: 現在VTR已經有表現出較高水準的"ride quality" (借用BIKE雜誌的「術語」),也就是阻尼該軟會軟(例:過坑洞),該硬會硬(例:殺彎)。反倒是租車店那台DRZ,前叉阻尼(低速壓縮及回彈)應該是被調的超硬了,台北市的路面上跳的比VTR還厲害(不過,Showa的高級倒叉不是假的,不能調整的高速壓縮阻尼部分還是有表現出簧片式的阻尼閥的特性,也就是過坑洞時明顯感覺到最「銳利」的震動已經被前叉給吸掉了)。假設這台DRZ的前叉彈簧沒被換過的話,硬度應該是0.44kg/mm左右,也就是遠比目前VTR前叉軟,這就證明了高/低速壓縮阻尼基本上決定了大部分對爛路的處理能力,彈簧硬度反而是其次。總之,VTR懸吊改裝算是成功了。

接下來是動力的部分。美國可以買到的滑胎車(supermoto),日系只有Suzuki DRZ400SM和Yamaha WR250X。歐系雖然有高級的KTM 690 supermoto和高C/P值的Husqvarna 610SM,但一個太貴、一個dealer太遠(還有太多毛病),所以窮PhD學生不能考慮。WR250X外型漂亮、有噴射供油、6速變速箱、引擎據說品質一流、轉速高而且幾乎沒有震動,就是排氣量太小,而且價格直逼DRZ又缺乏二手選擇。DRZ400SM雖然有較大的排氣量,但已經推出很多年,不管是外型還是配備都略嫌老態了,引擎也是屬於中低轉速型,最大馬力高不了WR250X多少(但扭力則強的多)。



租車店的DRZ改了Yoshimura的全段Tri-cone排氣管,官方噪音數據是93db...不過是在轉速3750rpm時,實際上在路上只能用一個吵字形容,比台客速克達還要吵; 但也不得不承認大開油門時頗有爽快感...我終於也進入老鼠屎的境界了(嘆)。



除了排氣管,這台DRZ還改了傳說中的Yoshimura紅頭化油器TMR-MJN。雖說我沒騎過原廠的DRZ,但這顆化油器真的是讓我體會到了什麼叫暴力,轉速提升超快不說,要在市區內維持60km/h我不得不用四檔,因為三檔中轉速反應實在太快、太敏感。然而,即使每次起步都要連換三檔,這台車從怠速開始就有的強大扭力仍然讓我可以輕鬆甩開車陣。事實上這顆引擎實在是不鼓勵騎士拉高轉速,一方面馬力增加有限,另一方面震動、噪音也讓人不敢恭維(震動還是比野狼小就是了XD)。在106縣道的山路上,這顆引擎不論在什麼轉速都可以提供VTR最缺乏的出彎推力,在我還不熟悉這台車的特性的情況下,我還真有點擔心出彎時油門轉太大的話後輪會不會滑掉。車高、騎姿對我來說也都很自然、很輕鬆,可以把心思集中在路面上,只是原廠座墊真的不好坐,我已經是又瘦又輕了,一趟騎下來屁股還是會酸痛。無論如何,DRZ還是一台很有樂趣的車: 騎起來輕鬆、避震器表現優良、馬力在彎道上也還算充足、扭力則是隨傳隨到,完全不用注意轉速。只希望Suzuki趕快改款,起碼把外型和那個五速變速箱改一改,或者Yamaha趕快出個WR450X吧...

Sunday, May 23, 2010

跟英文有關的兩三事 part 2

第二件事是有關apple Taiwan的,apple hater可以趁機儘量鞭,因為他們網站的設計實在有夠蠢的。

話說為了讓我寫的iPhone程式可以在iPhone上面跑,我得跟apple買所謂的iPhone Developer Program資格,一年$99 USD。
蘋果愛吸血嘛,這個不意外,比較令人意外的是申請資格用的Apple Developer Center (ADC)網頁完全不支援中文。所以我在apple Taiwan上面的帳號就不能用來申請iPhone Developer Program,因為所有中文的個人資料都會變亂碼!

這也沒什麼嘛,Steve Jobs是偉大的美國人,只知道講中文的人會幫他代工。所以我就為了ADC申請了一個全英文的帳號,然後用它來購買開發iPhone的資格。

一切都很順利,直到付款的時候...

「貼心」的ADC網站,在付款的時候會把你導回你所在國家的apple網站,好讓你用你當地的信用卡付款。所以我就被丟回apple Taiwan囉。選擇信用卡,填寫身份資料,送出...
然後我就被ADC拒絕認證了(幹),原因: 身份不符。

不符你個鬼! 信用卡是我的,資料我也照實填,而且還填跟ADC登記的一樣是英文,哪裡不符了!?
打去apple公司問,喔~ 原來是因為資料上的居住城市是「台北市」,跟ADC登記的「Taipei」不同

眼尖的人現在應該要問了:「你不是填英文資料嗎? 為什麼會出現"台北市"?」
因為... apple Taiwan網站上填資料的地方是這樣的...

很好,請問我要怎麼填"Taipei"進去?

最後還得請香港的apple客服幫我修改資料,才能過關。(為什麼是香港的? 因為Jobs認為台灣人只會買蘋果,不會寫程式因為apple Taiwan沒有這項業務)。

所以我們得到一個結論: 所有在台灣買跟Apple Developer Center有關產品的人,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,都要打電話去請香港人幫你解決問題。
這邊提醒準備打去香港apple的人,不要直接打,先打去apple Taiwan,讓他們幫你轉接,這樣就不用付高額國際電話費了。>

好啦...我知道美國人都以為香港跟台灣是同一個國家啦,不然就是以為Taiwan是Thailand,我不怪你們啦!! (翻桌)


Sunday, May 16, 2010

跟英文有關的兩三事 part 1

最近發生了兩件事情,讓我不禁懷疑老美是怎麼看待「中文」的...

第一件是USC給我的一封信:

大意就是:
我們發現你去年已經申請過我們的博班了,而且還錄取了沒來,我們很不爽,而你今年又申請我們的碩班,請你解釋,不然我們不讓你進來

所以我就回他了:

「去年申請博班的是我哥,你這個笨蛋!

沒錯,他們居然把我的名字Chun Fu Wang跟我哥Chun Po Wang當成同一個人!

請問美國法律有規定名字寫錯兩個字母也具備效力嗎~?


有趣的是,Stanford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,剛好這兩間學校的申請系統都是同一家公司做的,顯然是網站設計不良。

同樣設計不良的網站還有一個: GRE
沒錯,GRE也曾經把我跟我哥當成同一個人。而且他們更狠,不讓我申請成為網站會員。

哼哼...你以為這樣擋得住我嗎? 我很清楚為什麼GRE網站會把我跟我哥當成同一人,所以我就稍微改了一下住址跟電話,其實只是改改格式而已,把空格多空一點,簡寫的點去掉等等;結果,哈哈! 成功地騙過系統了!

所以GRE認為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人去考GRE,除非你跟你兄弟姐妹的名字差很多 (要差多少? 不知道)。


美國人 真聰明

Saturday, May 15, 2010

[敗家] 與比爾大叔書

荷蘭守將比爾大叔書:
今天早上不出門,因為有個重要的客人要來...

12:15 pm 叮咚~ (馬的,遲到!)


12:16 pm 客人擅自爬上了我的桌子


12:17 pm 生了一個小客人在桌上 (?)


12:18 pm 小客人寬衣解帶 (???)


12:19 pm (BANG!)鏘鏘~

這就是我未來兩年帶上戰場的武器了 XD



P.S. 最近blog上都是我的敗家文,我要強調: 我是有計劃的在用錢~

Wednesday, April 14, 2010

來了~ 來了~ 魔術香皂鼠從山坡上輕輕地下來了~

Apple的全觸控滑鼠"Magic Mouse"以其優雅的外形著稱,但是超薄的外形實在太傷手腕了,所以就有熱血的美國人,為了它設計了一款Magic Mouse "FIX"...

訂了快一個月,它終於送到了...
拆開包裝...咦? 肥皂?
著裝!!

看到這邊,我想很多觀眾已經開始囧了;您沒看錯! 這就是傳說中的Magic Mouse "FIX" (鏘鏘~)

外國網友評論得好:「什麼樣的笨蛋會花2000多塊買一支"魔術般的滑鼠",然後再花400塊去"修理"它」?

沒錯,我就是那個笨蛋~

好用就好了,要你管!!



P.S. 如果你以為這是在搞笑,這邊附上網站連結以茲證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