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parallax

link error
link error
link error

Friday, May 9, 2008

最近的避震器研究:Damper(阻尼器)

最近還是不停的在「感覺」目前避震器的設定,也找了不少Damper相關的資料來看,列在下面:

  • Shock Absorber Handbook:在清大圖書館借到的,不過是第一版。這本書從非常理論的角度來介紹Damper的原理,全書有數不清的數學式,對我而言是不太有用,畢竟有式子、沒數據也是沒用的,後者的測量儀器不是我有辦法弄到手的。不過第一章還是值得一看,可以了解Damper的基本原理及架構(例如:單筒與雙筒式的差別、為何需要填充氮氣、為何要有外掛氣瓶、…等)。
  • Autocross to Win:這裡說的其實是汽車避震器,不過原理相通。這位作者通篇只想表達一件事:便宜的「可調」避震器,完全不會照你想的那樣運作。壓縮、回彈阻尼會互相干擾、每支避震器的特性都不一致、調整效果不線性(甚至還會反過來)…,看完,對可調避震器的神話大概也破滅一半了。不過這不是說便宜避震器不能用,只是:一定要配合Damper Dyno的數據一起用,不然效果真的難以預期。
  • Penske's Adjustable Shock Technical Manual:這是我目前看過最詳細介紹可調避震器結構的一篇文件了,大而清楚的分解圖,還包含不同的型號(甚至還包含壓側高低速可調的機構)。
  • Ohlins Dyno Chart:今天才看到的,是一個Ducati Monster車主改Ohlins避震器時,請店家做的測試(台灣為何找不到這樣的服務呢…)。測出來的結果,可以觀察到下面幾項:

    1. 不論是回彈還是壓縮,在最大到10 inch/sec的速率下都還是維持線性的阻尼,顯示流量還沒到簧片開度的上限(否則應該呈現二次曲線)
    2. 壓縮阻尼的調整大致上只改變斜率,而且不大影響回彈阻尼;但反過來就完全不一樣,回彈阻尼的調整不只改變斜率,低速率的阻尼改變比率比中高速率要多,整個曲線的形狀都變了(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:在低速率,簧片還沒開始運作,阻尼主要由軸心油道控制,而這裡正是回彈阻尼調整的地方)。此外,壓縮阻尼也同時受到影響,而且幅度相當大(比調整壓縮阻尼本身的效果還大)。顯然這型避震器的軸心油道是壓縮、回彈共用的,這樣調起來可就要多用點腦了。
    3. 高價與平價避震器外觀看起來可能差不多,功能也差不多,不過差異就在這種眼睛看不到的地方。這下子我對價錢只有這支Ohlins 1/3不到的RPM到底能信任多少呢?


總結是:只有數據能服人。
不管是要再做更進一步的調整,還是了解RPM這支避震器的能力,都需要有Damper Dyno的資料。RPM內部當然是有這種儀器,不過測試數據不知道給不給看…。

No comments: